简介
离开婚姻并不是从婚姻中解脱。真的准备好承担这一切?
俗话说百年修得共枕眠,婚姻是爱情的升华,走入婚姻后更是一辈子的功课。
是佳偶天成,抑或怨偶孽缘?
「律师,如果离婚,孩子会归我吗?」
「我想离婚,但是不希望财产分一半给他。」
「如果离婚,可否不管对方之前借开支票的财务纠纷?」
「我万万没想到是律师函,要逼我交出房子,无条件离婚,我当然不愿意!」
十五篇婚姻法律咨询案例,十五道人生风景──
‧当婚姻只剩下拳头时,是否要为了稚龄子女守在牢笼般的家?
‧若一方已然变节,痴情的一方如何收拾破碎的心,减少身心财产的伤害?
‧两人世界如果闯进好几个第三者,原配情何以堪?各小三又如何自处?当这些人在法庭齐聚一堂时,始作俑者的丈夫如何面对?
‧被遗弃多年的丈夫控告,弃妇是要逆来顺受,还是坚强迎战勇敢反击?
金钱与权势毁了山盟海誓,也催毁了情,面对夫妻缘分走到尽头,该放下或是争取?要好聚好散,还是继续待在不对等的关系里?
身为婚姻当事人的律师,从旁观者角度提供法律上的意见,解决问题。然而,当事人的人生仍操之在己。请倾听内心的声音,问问自己渴想的婚姻图像,试着寻找幸福的方向。
在凄苦喧扰的家事法庭中,也有温馨的场景。通常裁判离婚案件,法官循例传唤未成年子女出庭,调查监护权归属事项,审判长会问孩子想跟随父亲或母亲同住,这段过程常常是我不忍目睹的伤心时刻,因为要让孩子在陌生肃穆的法庭作人生的选择题,真的很残忍!唯独有一次台北家事法庭有位女法官特意准备糖果罐放在审判桌上,母亲牵着四岁的儿子走进法庭,法官微笑着招手让小男孩直接走上审判席,抱起他,给他一颗糖,和煦地问小男孩的名字、岁数、喜爱的玩具后,才开始询问案件的相关问题。十几年前的景象至今仍烙印脑海,感谢这位温柔的女法官,在孩子不得已必须面对父母亲的争吵与破碎的家庭时,愿意给小男孩些许安全感与母性的温暖。──兰天 律师
名人推荐
彭南元 │家事法庭法官│
杨顺清 │《台北二一》导演│
刘哲雄 │《易经》讲师│
本书特色
在情势多变的婚姻危机中,道德伦常与法律无法放在同一天秤中评量,继续,是不甘心?不放弃,是舍不得?懂得法律知识,突破情关,学习保护并善待自己。
作者简介
作者介绍
兰天律师
台湾台中人,为现任律师,执业廿余年。年轻时钟情于文史,因社会期待、父母期望进入法律领域,在长年法庭诉讼攻防中观察人生百态、领略人性幽暗、探索天道运行。
承办婚姻家事案件历程中,经常陪伴当事人走过生命幽谷,探索感情真谛与婚姻生活的艰辛,协助他(她)修复或结束亲密关系,展开人生新页。
在法律工作沉重压力下,喜以旅行、写作、赏析古文物、教育子女作为调养心性之道。公余之暇阅读撰文,分享法律人生的体悟。